• 一山凤鸣|愿得此生长报国
  • 发布人: 发布日期:2020-04-17

本文作者系高二年级王轩同学

0E0A5378.JPG

泰戈尔曾说过:“愿生如夏花之绚烂,死若秋叶之静美"。又是一年清明雨上,惟愿折菊寄到你身旁。生与死是人类百年不变的命题,我所愿的不过是:生得所愿,死得其所。

在《指南录后序》中,文天祥字字珠玑如杜鹃泣血,令无数后人为之动容。若非生逢末世,怎么可能一腔报国热血最终化为乌有?在自序中,文天祥回忆了他的遭遇: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回到南宋,想要报效朝廷时,发现既没有人相信他、也没有人需要他,在他被元军追杀、被自己人怀疑的情况下,依然坚守拯救国难的政治理想。“死生,昼夜事也。死而死矣,而境界危恶。层见错出,非人世所堪”这样的文字,凄楚无比。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文天祥内心的痛苦与无奈?!最终,文天祥只能用慷慨就义来向世人表明心迹。

在《报任安书》中,司马迁身受凌辱之后经历了一次生死抉,“所以隐忍苟活,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”,是“恨私心有所不尽,鄙陋没世,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”。远见卓识与超前眼光使他超脱了庸常“死节”观念的束缚。“古者富贵而名磨灭”的人,“不可胜记”,只有“倜傥非常之人”才能不朽。周文王、孔子、屈原、左丘明、孙膑、吕不韦、韩非的著述,都是古代“圣贤发愤之所为作”。追求不朽的抱负与极大的凌辱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司马迁备受煎熬。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”成为千古绝唱。

在《渔父》中,我们从字里行间都读懂了屈原对国家的一片赤诚。他清醒地认识到: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”,他的政治理想已经没有实现的可能。于是,他就只有以死亡来保持自己高洁的情操。渔父可以在“世人皆浊”时,“淈其泥而扬其波”,但是,屈原不可能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,他“安能以身之察察,受物之汶汶者乎?宁赴湘流,葬身于江鱼之腹中,安能以皓皓之白,而蒙世俗之尘埃乎?”这就是屈原的选择:他不能现实自己的政治理想,完成建功立业的愿望,就只有通过完美的道德修养来达到生命的永恒。

纵观屈原的生命历程,心中充满苦涩。我们同情屈原生不逢时的遭际,敬佩他上下求索的执着。作为今天的学子,时代给每一个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、施展才华的舞台,我们不会再经历屈原那样无奈而痛苦的生命选择。因此,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。

“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,有的人死了,他依然活着”,怎样活得更有意义、更有价值?我的答案是,要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来充盈自己的生命,承担责任、报效国家。

愿得此生长报国。